都說「 老酒越陳越香,一口能抵萬兩」,北京大爺圈子里除了養鳥,早早也流行起「存酒風」 。
這不,大約12年前就有兩位大爺比賽存老酒,一個買的是 「濃香老大」五糧液普五,一個則是囤的 「醬香新貴」飛天茅台,并相約下一個兔年(也就是今年)再一同相約品酒,看看到底誰的酒更好!
可惜世事難料,兩位大爺前不久喊了好友們觀摩「賽事情況」,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,開箱后兩款酒一個比一個「慘不忍睹」:
酒柜里的五糧液就剩了一小半;飛天雖說只「跑」了4成的酒,但從土中挖出來時臟兮兮的模樣讓人眉頭緊皺。
至于賽事結果,五糧液酒體略帶微黃但整體品起來淡如水;茅台酒倒出時掉進不少泥土,光是聞著都變質了,顯而易見的是兩位北京大爺都存酒失敗了!
那兩位大爺到底都犯了啥錯誤,為啥兩款好酒都浪費了?
事實上,白酒存放可是個技術活,不是簡單放好就能一步達成目的,這老酒跟養花差不多「嬌嫩」,每個步驟都缺一不可:
①檢查漏酒,二次密封
存酒必須先 將酒瓶倒置10分鐘,檢查是否漏酒后,再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密封,如 生料帶、熱縮膜等二次密封。
雖說現代的包裝工藝統一都是機械化,相較之下更具「安全密封性」,但是酒水運輸過程中磕碰總難免,盲目信任白酒原包裝將是你失敗的第一步。
②找對環境,適宜存放
存酒一定不要土埋!
不論香型,酒水本身對環境有個相對嚴格的要求: 避光、保持干燥、溫度在15℃-25℃之間、遠離腐蝕性物體等,一般在通風適宜的地下室或者無潮濕的壁柜中都行。
而土埋藏酒,無疑是將白酒置于「聽天由命」的境地,降溫、下雨、土內微生物等都會污染酒體,可以說是存酒風險最大的方式。
③長期靜置,切勿手欠
白酒陳化是個緩慢的過程,主要是酒中的小分子物質 平靜后慢慢相互吸引、抱團形成一個個大分子芳香物質,大分子物質越多酒感越好、味道越香。
所以有存酒意愿的酒友切記不要手欠,沒事就拿起瓶子觀摩一番,這得囤到猴年馬月才能有老酒香?
所謂的快遞運輸到的白酒, 靜置3天后口感更佳也是同一道理。
總而言之,關于老酒就是一句「存酒有風險,行動需謹慎」,沒有那細致的心思和條件,咱還是老老實實買酒喝吧,錢都不夠浪費的。
當然,如今市場上有不少佳釀都是經窖藏后才出廠,酒中的陳香、窖香都濃郁十足,感興趣的不妨到正規渠道內細細挑選即可,就比如下面這2款,都是放心酒廠釀制的純糧老酒,工藝有跡可循,看看你都嘗過沒?
風云醬父
貴州醬香品質聞名天下,這款平價坤沙酒則是由 原茅台廠長、醬香之父李興發創建的酒廠所出。
60年前,茅台名譽全國后產量卻始終跟不上各地需求,一度發展不穩定,李興發為了盡快解決困境,親自帶隊勘察,在茅台附近進行新窖池開拓、引進窖池,在長達4年的酒體探索中,發現了 醬酒三大典型體,之后還以此確立了茅台現代釀酒標準。
當時的相關部門為了表彰李興發的巨大貢獻,還專門頒布了「 特殊津貼」。
到了上世紀末,接手了父親全部工藝的李長壽,在當年的實驗酒廠采用優質小紅糧釀制出了這款優級大曲醬酒,其經過165道工序的淬煉后,新酒又進行 5年窖藏,酒體穩定、純凈無雜, 調入12年老酒后,其茅香濃郁幽雅,入口細膩飽滿,整體不辣不嗆,讓人喜愛不已。
潭酒 金醬
白酒圈內向來少有酒企敢把自己的年份酒配比標出,潭酒則是以「敢標真年份」為名。
而這款坤沙工藝固態發酵而來的優級酒,正是采用 3年基酒加上10風味老酒勾調所得,整體酒香醇厚濃郁, 醬香、窖香細膩,苦澀味少,一線入喉不嗆人,飲后回味悠長、返香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