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絲纏綿,空氣濕潤,百花爭奇斗艷,好一派春日美景。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,轉眼我們迎來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——谷雨。「谷得雨而生」,古人將農耕文化與氣象緊密聯系在一起,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生活智慧。

老輩人不怎麼看日歷,卻會根據節氣變化調整飲食起居,也就是所謂的「不時不食」。老輩人依據生活經驗一代代流傳下來傳統,要牢記「2不做,3要吃」,為入夏打好基礎。
「2不做」
1、不熬夜
過谷雨天氣慢慢熱,下班之后和同事們喝酒擼串,夜生活豐富多彩,一不小心就熬個大夜。我們都知道熬夜會讓大家的身體越來越弱。而谷雨之后氣溫回升,降雨量大大增加,正是細菌病毒活躍的時候。

此時熬夜,身體素質下降,就會給它們可乘之機。春末夏初,白天長,夜晚短,建議大家早睡早起,最好每天中午能午睡30分鐘,對身體好處多多。
2、不生氣
按照古人的傳統,很多節氣都要求大家心情舒暢。生悶氣時或者消極狀態下,不僅影響我們的心情,甚至損傷大家的身體。

老人說「春養肝,病不沾」,民間還流傳口頭語「氣得我肝疼!」,兩者存在微妙的聯系。春天是養肝的時節,此時消極情緒對身體的攻擊可謂是事半功倍。所以谷雨前后希望大家保持心情愉悅,為接下來的暑熱天氣打好基礎。
「3要吃」
1、吃黑豆
谷雨時節一場春雨不僅澆灌秧苗,也叫醒我們的身體。此時身體活力增強,需要的能量也更多。經常吃黑豆,可為身體帶來大量蛋白質和鈣質等,比吃大魚大肉營養更全面。

黑豆質地堅硬,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最好將其研磨成豆漿食用,或者像我一樣囤點 三川歸黑豆漿粉。相比自己研磨,它在制作時將黑豆經過浸泡和閃蒸脫腥的工序,再與黑米結合研磨成粉。入口幾乎沒有豆腥味,大多數人都能輕松接受。

與傳統的早餐豆漿不同, 三川歸黑豆漿粉由于加入適量黑米,整體粘稠度高、飽腹感強,吃法也更多樣。不管是作為早餐,還是下午茶或者夜宵,好吃又營養,輕松沒「腹」擔。
2、吃香椿
谷雨時節少不「吃春」,這里的「春」指香椿。它因為富含特殊的氣味,對人們來說和「榴蓮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讓人又愛又恨。吃香椿要選用最新鮮的香椿芽,所以季節性非常強,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味。

香椿中含有的多種營養是其他蔬菜中不具備的,但同時它也含有部分亞硝酸鹽。所以食用前一定要將香椿焯水后再食用,不僅味道鮮美,吃起來也更安全。
3、吃紅棗
中國人重視家庭和諧,谷物豐收!谷雨時節餐桌上少不一盤圓滾滾紅彤彤的大棗,既是對團圓的期盼,也寓意這一年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春末夏初飲食清淡,而紅棗有助于能量補充,讓人精力充沛氣色好。

春天吃紅棗可以將其煮粥或者切碎泡茶,而我最喜歡紅棗做的糕點。若沒時間動手,不妨嘗嘗 七度方益顏糕。它將紅棗與紅豆放在一起煮熟碾壓后,結合玫瑰和花生等食材制成糕點,溫和滋養不上火。

夏天要到,很多人怕長肉,而 七度方益顏糕調味時選用木糖醇,減糖不減甜。吃起來酥軟清爽,越嚼越香。春夏時節作為營養解饞的小零食,不甜不膩,還不用擔心熱量超標,一家老少都能放心吃。
小貼士:現代人由于工作繁忙,很多老輩人的傳統風俗已經逐漸淡去。希望大家能夠從我做起,遵循老傳統,牢記「2不做,3要吃」,將風俗習慣流傳下去。